2024年1月30日

滅絕.新生

出出舊相先,科學館新的常設展覽區已在2023年9月開幕,我在10月中安排到去參觀一下。新展覽叫滅絕.新生,主要是展出關於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五次大滅絕的資料,雖然大滅絕的成因都未能確定,科學家仍努力研究,探求歷史的真相。

展區正門,展示出多種已經滅種的動物。

除了圖片,亦有一些模型展示。

埃迪卡拉紀是寒武紀前的時代,當時是地球開始出現複雜性多細胞生命的時代,大致上是一些像水母或海綿之類的簡單底棲生物。

之後地球進入寒武紀,寒武紀出現的是大爆發,當時大量的不同生物出現,如奇蝦,怪誕蟲,歐巴賓海褐及三葉蟲等節肢動物出現,物種的出現以爆發性來形容,生物多樣性繁多,當時動物仍然生活在海中。

之後到奧陶紀時期,生物種類更多,有植物開始在陸上生長,而動物仍然在水中生活,由於幾個世紀的地殼與氣候一直變動,所以一直有物種被淘汰而退出歷史舞台,亦一直有新物種出現,五次大滅絕是泛指地球發生過五次較急速消失大量物種的時期。

第一次大滅絕就是奧陶紀末,大量的動植物在世上絕種,看過網上資料說當時約85%的物種消失。

之後到志留紀,之前的大滅絕後,剩下的物種再找到出路,植物演化出維管束植物,而動物則演化出有頜魚類出現,即是有正式口部的魚類,口器的出現提升了進食能力,海中的古魚類演化出更多物種,一直到泥盆紀,魚類越來越多種類,陸上植物亦演化出更多種類如蕨類,部分客昆蟲開始在陸上生活。

泥盆紀的物種繁盛,到了泥盆紀末期時再出現大滅絕,估計與氣候有關,地面的植物越來越多,光合作用影響地球的氣體含量,氧氣越來越多,二氧化碳被分解固定,空氣成分改變,地球進入冰河時期,亦有說法是受外太空射線影響,破壞大氣層,最終令大量海中生物滅絕。

魚類的巨口。

大量的化石,有部分是複製品。

三葉蟲。

古魚類。

巨型古蜻蜓模型。

第三次大滅絕,地球已經進入古生代二疊紀,由二疊紀一直至三疊紀期間,這次大滅絕的數量及種類最多,當時的三葉蟲,菊石之類動物消失,亦有些小型恐龍開始出現,不過滅絕成因不明,估計是跟地球地質變化有關。

三疊紀後,進入恐龍主宰地球的侏羅紀時代,恐龍演化出多種不同類型,恐龍時代留下不少化石,令不少人着迷,亦有很多人對這些已經絕種的巨型動物很有興趣,經常成為電影題材。

速龍模型。

不過三疊紀至侏羅紀年代,其實發生了第四次大滅絕事件,不過或者當時恐龍的適應力比其他更原始的動物強,大滅絕主要是令其他生物消失,從而成就了恐龍作為地球的霸者。

古代龜化石。

古代龍蝦化石。

其他展品。

暴龍模型。

一些化石複製品。

速龍腳骨。

暴龍。

侏羅紀至白堊紀物種豐盛,各種生態系統齊備。

暴龍骨。

古代植物汁液因各種原因流出,因黏性高而容易困住小動物,凝固後成為琥珀,所以琥珀內保留了很多小型生物的標本及資料,電影侏羅紀公園第一集,就是以琥珀找尋恐龍的DNA複製恐龍。

由侏羅紀直至到白堊紀,恐龍的數量與種類發展至顛峰,一直主宰地球,終於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再次降臨,這次大滅絕亦最為人所認識,因為當時地球的所有恐龍,被大自然踢出歷史舞台,目前估計最大的可能性,是地球被小行星撞擊,引發大型事故及氣候轉變,冰河時期來臨,結果令所有恐龍都消失,剩下鳥類及哺乳類動物之後成為新一代地球主宰,雖然白堊紀恐龍滅絕事件最為人所知,但從資料所知,當時地球上共75%物種滅絕,只算是5次大滅絕中排第四多品種消失。

冰河時期,當時已演化成溫血的巨型哺乳類動物興起,巨大的身體與厚厚的皮毛抵抗寒冷天氣,下圖是長毛象骨架,是冰河時期的代表動物。

古代三趾馬頭骨化石。

另一種我覺得是冰河時期最有型的動物:劍齒虎,一對長長的犬齒,唔打得都睇得,後來有研究指牠咬合力不強,不同現代巨型貓科動物來咬緊獵物頸部令獵物窒息死亡,而是犬齒就似一對匕首,咬在獵物身上時,插入獵物身體,從而殺死獵物。

古代植物化石。

對面就是另一個展館,是現代的生物多樣性介紹,不過以前已經看過,不特別介紹了。

回到科學館門口原來有一隻三角龍模型。

下次有新展覽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