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

2023福岡長崎之旅第三天上集

第三天天色麻麻,有微雨,今日是父親節,我們訂了跟當地團前往軍艦島參觀。

先去食酒店早餐,早餐相當不錯,選擇算多而且好味道。

然後搭輕軌出發。

目的地是大浦海岸通站。

這裏有一間軍艦島數碼博物館。

早前已經網上訂好位,帶同電郵的確認的QR code便可以在電腦列印出發證件,團友要將證件掛在胸口。

9點開始登記,10時15分集合出發,我們有大約一小時在博物館參觀。

軍艦島博物館有很多圖片,並運用了VR科技去讓遊客更深入了解軍艦島,中間照片是軍艦島的形狀,其實從天上看並不似軍艦,要在海面才見到軍艦的外表。

軍艦島居民的房間,跟一般舊日式房間差不多。

礦工的裝置。

VR睇軍艦島,可以跳一跳便彈上半空遊覽。

其他展品。

當然還有島上建築的模型。

原來過一座第30號建築正逐漸倒塌。

開鑿煤礦工具。

我們的出發登記證。

這一種VR可以看到島上不同地方觀察。

而這一種VR比較有趣,要不斷踏腳踏,便可以模擬在島上踩單車參觀。

夠鐘集合,先要聽一聽介紹,不過日文聽不明白,好在遇到一位職員是香港人,他是日本留學生,在這裏工作,可以幫忙翻譯,可惜他留在博物館工作,不會跟我們同去軍艦島。

聽完介紹,然後一同前往碼頭。

準備上船。

在船內有電視播放資料,亦有導遊介紹,不過同樣全日文,船上有小食及飲品供應,服務周到。

出發了,雖然已經停雨,但天色仍然陰暗,先經過女神大橋。

開船不久,我們可以轉去室外座位方便拍攝及觀察周圍風景,如果怕大風可以留在室內。

經過一批戰艦。

然後見到伊王島大橋。

此時突然有幾條飛魚出現。

沒多久便見到軍艦島了。

我第一次去長崎都有介紹過,軍艦島本名叫端島,本來只是一個小島,被人發現島上有豐富的煤礦,三菱公司收購了端島,調派人手在島上居住及開採煤,資料說當時島上有很多是韓國人被‘’賣豬仔‘’,被當成奴隸般在島上工作,所以當時亦有人稱軍艦島做地獄島或監獄島,為開採煤礦鑽探到地底1000米深,後來人口增多,而其實圍住軍艦島外圍走一圈只有約有1200米,全島約6.3公頃,最高人口約有5300人,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的9倍,所以島上開始要向上發展,水泥大廈等都是在軍艦島首先出現,日本第一座升降機亦是在軍艦島上先出現,比日本本島更早。

為應付島上大量人口,當時島上有學校,戲院,理髮店等設施,以供日常生活,其他物資就要靠日本本島運送過去。

好景不常,後來石油興起,成為主流能源,煤的需求便大大減少,煤礦工業漸漸沒落,終於到了1974年停產,所有人撤離軍艦島,便一直荒廢至今,直到2001年,三菱公司交還端島給政府,2015年日本以‘’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製鐵,造船及煤礦的資料‘’申請並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遺產,令軍艦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這個角度的軍艦島最似,資料說像當時的戰艦土佐號。

當航行中時,在船上公布可以登島,不料來到時發現海浪比較大,在海中遙望碼頭,等了約十多二十分鐘,船長最後宣布因太大浪不能登島,然後便折返大浦海岸碼頭。

因為無法登島,有得退回部分團費。

每人一套紀念明信片。

回程見到原來長崎都有幾個摩艾像,上網查過資料,原來仍未開放參觀。

回到碼頭了。

有一個孫中山銅像,據說當年幫忙來日本成立香港上海銀行。

對面就是香港上海銀行的大樓,現在是博物館。

本來打算去四海樓吃午餐,不過已經滿座。

最後決定搭車前往中華街吃中華料理,長崎中華街比橫濱中華街短,當日亦無橫濱咁多遊客,但整條街都係中華料理。

最後選擇了這間春夏秋冬餐館。

試食幾種小菜及小籠包,味道都未錯,另外亦點了雜錦麵,據資料介紹,雜錦麵是以前餐館用多種簡單材料煮成的平價麵食,本是方便當時的留學生,會有較便宜又好吃的食物,結果演變成為長崎的特色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