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5日

2023澎湖之旅第七天上集

開心嘅時間過得特別快,今日已經係最後一天full day在澎湖玩,明天便要回台北,一星期在澎湖都好好天,今日參加了北海跳島遊一天團,本來是第二日澎湖的行程,但當日因人數不足被取消而改成今日出發。

先去吃酒店早餐。

然後便步行去碼頭。

集合點在碼頭邊,即是下圖紅色橫額處。

登記好便在附近四處拍攝。

菊島之星。

遊艇到了。

在海邊發現兩條雞泡魚屍體,相信是漁民捉到但沒有用處,因為雞泡魚有毒一般不會食用,加上雞泡魚很大食會吃掉其他魚類,所以不少漁民都會殺死牠而不會放回大海。

滿心期待出發。

之後又發現碼頭樓梯近海面有一條小鯊魚,看來似被水沖過來,不排除漁民放回海但死去。

終於出發,第一日跳島遊去了澎湖南海最南的島嶼七美島,今日則會去澎湖北海最北的島嶼目斗嶼。

岸邊是馬公港與篤行十村。

再航行前一點是觀音亭與西瀛虹橋。

媽祖像。

來了幾天已經很熟悉酒店附近的景點。

航行約二十多分鐘,到達今日第一個景觀,是跨海大橋。

昨天已在橋上拍攝過,今日會經過橋底出海,其實一般北海跳島遊,會在澎湖本島北部的岐頭碼頭出發,即是昨天去的澎湖水族館附近,但我們沒有駕車,所以一定要在南海碼頭出發,所以坐船要長一點時間繞道北上。

穿過跨海大橋,一出來便感覺到比起澎湖灣內海大浪得多,但與七美島相比還有很大距離,去七美島真係好大浪。

舊跨海大橋的橋墩。

導遊大哥介紹這是土地公嶼,一左一右兩個島,原來是連島沙洲,潮退便是一個島。

再行前一點便到達鐵砧嶼,扁平的外形就似一個鐵砧板,其實南方亦有一個小島亦叫鐵砧嶼,所以這個鐵砧島又會稱為北鐵砧嶼。

鐵砧嶼是無人島,以前曾經成為操炮區,現在島上主要有燕鷗生活,每次有船來到都會飛出來留意戒備,以防有外敵攻擊牠們的巢與小燕鷗。

我們我船一靠近鐵砧嶼,燕鷗已經飛出來巡視。

導遊大哥介紹,我們可以餵燕鷗,伸出手上的食物,讓燕鷗留意,然後丟去海中,燕鷗便可以學習水中捉魚。

有些燕鷗飛得很近,也可以將食物拋給牠們吃。

然後導遊大哥介紹了鐵砧嶼的海蝕洞,是澎湖列島中最大的海蝕洞,船會慢慢靠近給大家拍攝。

不過此時大家都被燕鷗吸引。

大家都可以拿幾條新鮮小魚去餵燕鷗。

燕鷗在頭上飛來飛去。

我們都拿了幾條去餵燕鷗。

此時船亦開始接近海蝕洞,遊客若好像我一樣四處拍攝,要兩邊兼顧便相當忙碌。

船會駛到海蝕洞前,接近的在船頭都可以觸摸到海蝕洞上面的玄武岩。

大家餵完燕鷗,船亦慢慢離開,還未正式登島遊覽,在船上四處參觀小島已經十分精彩。

之後航行到鐵砧嶼對面的姑婆嶼,附近礁石上都帶點黑色,導遊大哥介紹原來是紫菜在石上生長,每年冬天澎湖人會來採集紫菜出售,這裏的紫菜有澎湖黑金之稱,冬天來採集亦有年終獎金的稱號,為保護紫菜生長,每年登島採集要經過登記核准,登島後亦只能使用徒手採集,相當嚴格,但有時冬天太大浪無法登島,而紫菜要冷天氣才能生長得更好,天氣太暖會令紫菜生長欠佳,有時太多其他生物如魚或海螺之類吃掉紫菜,都會影響收成,所以除了人和之外,亦要看天時地利。

大約10時,終於到達澎湖最北的島嶼:目斗嶼,其實北邊還有兩個叫大磽礁及二繞礁的小島,但資料說這兩個小島在漲潮時會淹沒在水中,所以不算小島,而是以目斗嶼為最北的島嶼,來到附近都幾大浪,船要慢慢靠近碼頭登島。

終於上岸了,拍攝落船及燈塔時,突然大浪打向碼頭揚起海水,照片中見到大量水點,我身體都濕了一片。

客人上岸後,船駛出海中等待。

目斗嶼燈塔,黑白色的燈塔相當醒目,孤傲地屹立在海中,很有定海神針的感覺,一柱擎天!

本來平時可以入去燈塔拍攝,但暫時封閉,所以只能在此拍攝。

而連接燈塔的小路暫時因潮漲而被海水淹沒,所以我們沒有行過去燈塔。

回看碼頭方向,照片中右邊比較大浪,當有水打上來便會沖上碼頭的行人路。

天氣好,隨手拍攝都很漂亮。

部分團友回到碼頭等上船,結果都被浪打濕。

終於船回來了,突然想起以前讀過的課本,又是秦牧的作品:潮汐和船,剛才在目斗嶼時感覺被隔離,現在有船才可以離開。

目斗嶼再見了!

約十分鐘航程便到達下一站,吉貝島,碼頭附近有一個遊客中心,我們會在吉貝島玩大約3小時,因為吉貝島是玩水上活動的熱點,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玩水。

參加一日團包島上交通,但只包租機車,我們不會駕駛,只會跟我們約定時間,由碼頭先載我們去午餐,然後車去沙灘,最後車回市區,即是碼頭附近。

我們出發了,其他團友仍然在選擇及試機車。

來這一間餐廳食午餐。

在餐廳見到吉貝島的照片,吉貝島有一條長長的沙灘尾巴,這是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兩邊海流將沙推到島邊形成長長的沙灘,令吉貝島成為大家來玩沙玩水的熱門地點。

另一張圖是目斗嶼的照片。

午餐是海鮮午餐,味道不錯,有海螺,花枝丸海草湯魚皮及小管,炒豬肉等,5餸1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