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歷史博物館舉行了天下一統展覽,天下一統是指秦國擊敗其他六國,結束戰國時代,而秦始皇死後,經歷二千多年,在西安才找到他的陵墓,墓中大量陪葬品,就是著名的兵馬俑,網上資料說初初掘出時,兵馬俑仍然顏色華麗,但隔了一段短時間便因空氣氧化而剝落,變成現在的泥俑樣子。
入場前先要進行簡單的安全檢查。
先有一些簡單介紹。
香港與秦漢年代其中一個關連,是李鄭屋古墓,古墓建於東漢年代,是在建築屋邨時,在一個山坡內發現古墓,現在是香港法定古蹟。
進入正廳參觀,最多人圍住就是三個兵馬俑。
我先看看其他出土的銅鼎。
金屬箭頭。
鋼劍。
另外還有弩及箭。
終於人潮稍散,可以看看最受歡迎的兵馬俑,這是跽姿俑,從裝束來看這一個雕塑的身份最低,似乎是下人或平民之類,推測他正在進行敲擊之類的動作。
跪射俑,屬於較高級軍階的兵馬俑,姿勢看來是跪下準備射箭或攻擊,不過這裏沒有武器,不知道他使用什麼兵器,而比較特別的是以前的兵馬俑是彩色的,剛才提過兵馬俑被人發現後,因為氧化而迅速脫色剝落,這跪射俑的腹部仍然有紅色的彩繪保留,非常難得。
最後一個是高級軍吏俑,是三個兵馬俑中軍階最高,亦是今次展覽中最大的兵馬俑。
陶瓷人偶,資料說當時人偶有木製手部而且可動,有些人偶騎在馬上,不過經過長年時間,木製部分已經腐壞缺失,剩下陶瓷部件。
古時的陶錢範,即是鑄造錢幣的模具。
至於這個金幣叫做金餅,主要是皇室賞賜的禮物,一般市民很少使用金幣。
古時的器皿。
牧場的各種牲畜陶瓷,反映出當時的畜牧業已經很發達,豬羊牛馬等都已經是飼養物種。
一號銅車馬的複製品,設計複雜,顯示當時的藝術技術已經有相當高的`水平。
五角形水管道,用來製作地底水渠,在漢代相當常見,資料介紹能承受強大壓力。
車馬器,是馬車上的配件,有些除了裝飾,亦有實際的功能。
彩陶瓷壺。
青銅壺及銅雁。
左邊的大圓餅是玉璧,中間兩片是石磬,是古代的樂器,右邊兩隻鳥形石雕是磬的支架,最右邊是盤龍鐘底座。
這幾片是瓦當,即是屋頂瓦片的邊位。
一些盛水器皿,遠一點的是銅鉦,亦是一種敲擊樂器,用來傳遞訊息。
船紋銅提桶,是複製品。
圖片展示了絲綢之路的文物資料。
終於回到香港本土的文物。
首先是李鄭屋古墓,是建築李鄭屋邨時發現的古墓,是目前香港發現的唯一東漢時期的磚室墓。
最後是不同地區發現的古代陶瓷器皿,包括大嶼山的竹篙灣及白芒,西貢,滘西洲,馬灣東灣及屯門掃管芴等,分布在香港各區,九龍有李鄭屋古墓,相信以前都有一些文物,但已經成為發展地區,可能有些已經被破壞或者長埋地底,不過宋皇臺站建築時都發現了不少宋代文物,或者將來仍有機會找到更多文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