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

再見了, 龍尾

9月2日放假, 天氣好得很, 便到了大尾篤的龍尾灣看看, 龍尾灣已經被政府列入為會填海成為人工沙灘, 所以在不久的將來便會消失.

為何有那麼大的反對聲音呢? 當然不是單單破壞天然環境一個理由, 讓我先介紹一些基本的海洋生物學知識, 地球的天然海岸線主要分成三種海灘, 分別是石灘(Rocky shore), 沙灘(Sandy shore)及泥灘(Muddy shore). 不過海岸線通常都會由這幾種灘混合出現, 有時介乎沙灘泥灘未必可以確實分辨, 一般人都有種錯覺, 以為海邊總會有很多生物, 所以很多人都會在假日時去海邊捉蟹摸蜆, 但其實一般海邊的生物都很怕被浪捲走, 牠們生活在海邊, 若被捲入海底是死路一條, 所以各生物都只會在特定的地方生活.

因此, 當大家細心一想, 就會發現通常捉蟹仔都會在石灘, 而摸蜆就要去泥灘, 選擇去玩的地點完全不同, 其實不同的海岸都有不同的生物居住, 簡單介紹一下: 石灘的優勢是有石頭保護各生物, 不論是大石還是碎石, 都適合藤壺, 石鱉及蠔等之類的生物生存, 因牠們需要黏附在固定的地方生活, 而螺仔蟹仔或有柄藤壺等也會住在石頭之間的縫隙, 一般石灘地理上都會比較大浪, 因為其他碎沙碎石都已經被沖走而剩下石頭.

至於泥灘, 通常處身於浪弱的地方, 潮汐的沖擊不大, 所以沙泥會慢慢沉積而成為泥灘, 如白泥及后海灣都是比較明顯的泥灘, 由於浪潮弱, 泥灘表面便比較穩定, 紅樹林便可以慢慢生長, 接著各種生物都會在紅樹林聚集生活, 所以紅樹林是海岸其中一種珍貴而重要的生態地區, 泥灘還有一個特點, 由於泥漿沉積, 空氣難以溶進泥底, 大家若留意挖掘泥灘時, 很容易會挖出一層灰色的物質, 這就是開始失去空氣的泥層, 下面的沉積物有時會有臭味, 大多數生物都無法生存, 因此泥灘生物除了在泥面的紅樹林,有螺仔, 蟹仔及彈塗魚之類外, 泥內只會有蜆或蚌之類的生物在生活, 因為蜆類會伸出呼吸管到泥面, 透過吸水來呼吸, 而呼吸時順便過濾出水裏的食物, 所以蜆在泥內可以完全不必郁動便可以生活, 亦因此, 蜆殼類很多時便將水中的污染物及毒素過濾進身體內, 人吃了便會中招.

至於我們去游泳的沙灘, 其實一般是浪潮的盡頭, 沙是被浪沖來沙灘聚集, 所以沙粒不易沖走, 越大浪更令沙粒磨成又白又滑, 自然成為人類最喜歡去玩的海岸, 但事實上, 沙面沒有石頭或紅樹的遮蔽保護, 太陽一曬便會很熱, 而沙粒容易受到風及海浪影響移動, 令支撐力不足, 所以除了像椰子樹之類的植物, 一般樹木都無法在沙灘生長, 至於蟹仔, 只有幾種跑得飛快, 專為適應沙灘的幽靈蟹能生活, 其他蠔, 青口等生物都很難在沙灘生存, 基本上是絕跡, 所以其實沙灘是只有人類才會喜歡的海岸線, 其他生物都不太會聚集生活在沙灘, 大家回想一想, 在沙灘游泳時其實很少見到生物, 要看蟹仔就要跑到沙灘旁的石頭去找.

而幸運地, 龍尾灣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潮水沖擊弱, 沙泥慢慢沉積, 石頭較細小, 形成一個碎石灘與泥灘的混合灘, 不過通常人們很少會到這類海灘玩, 因為雖然動物品種多, 但石頭蠔殼也多, 帶小朋友去玩容易受傷, 而泥灘多數有臭味, 因水流弱令垃圾及廢棄物無法沖走, 慢慢沉積腐化, 成為生物的養分, 龍尾還有一點, 就是有一些排出的淡水口, 不知道是山水還是民居的排水口, 但都會加入了鹹淡水交界的效果, 令聚集生活的生物物種多樣化更為豐富.

今次是我第二次來訪龍尾, 第一次因為遇上潮漲, 拍攝照片不多, 所以無post出來, 今次來時是星期日, 天氣晴朗, 再加上正值潮退, 多種小動物都出來搵食, 而且於龍尾建設人工泳灘的事已經被政府落實, 十月結束招標, 龍尾灣的各種生物很快就會被消滅, 所以決定寫一篇網誌, 以作紀念, 從上面幾張照片可以見到, 當日都有不少市民, 在僅有的時間, 帶同小朋友來看看龍尾灣的各種生物, 這一種是角眼切腹蟹或叫角眼拜佛蟹, 因為牠們喜歡經常舉起雙臂, 動作似切腹或拜佛.



螺仔.

正在進食的小蟹.

兩個短刺海膽殼.

當日有市民在水中摸蜆, 順便捉了幾隻海星及短刺海膽給沒有落水的朋友拍攝, 拍攝後才放回落水, 所以我也湊熱鬧拍攝了幾張.

很快便此情不再.

之前看資料說人工沙灘會連綿200米, 整個龍尾灣都會完全被覆蓋, 到時這一區的生物幾乎可以肯定會因失去居所而滅絕, 以前在黃金海岸的人工沙灘, 由於本身是一個大浪的半石灘, 所以沙粒流失很大, 經常要補充, 今次政府便選擇了這個浪潮較弱的龍尾灣, 沙粒流失量相信很低, 而且反而過多若干年後, 會慢慢沉積變回泥灘, 其實理論上地球的海岸線本身都會隨氣候慢慢變化, 只是變化過程極慢, 然而每次由人類去改變, 往往結果都是影響了大自然, 自己又得不到多少好處.

小白鷺覓食.

順道上了船灣淡水湖大壩, 拍攝一下馬鞍山.

大壩風光.

遠看龍尾灣.

時候不早了, 我們乘巴士回程, 接近傍晚時間遊人更多, 雖然政府的計劃基本上已經無得變, 但總算喚醒不少市民的關注.

繼大浪西灣, 鳳園及龍尾等相繼失守, 下一個抗爭戰場: 南生圍?

9 則留言:

  1. 將來要看天然的海灘也要買張機票飛往外國
    [版主回覆09/13/2012 23:42:24]香港天然海岸買少見少, 不過那麼多人去沙灘玩, 正苦做都做多幾個出來俾人去, 扮成天然沙灘呢.

    回覆刪除
  2. very pity ! that is Hong Kong Govt !!!
    [版主回覆09/16/2012 10:43:47]當地村民贊成, 認為可加強人流遊客, 增加商機.

    回覆刪除
  3. 自然的地方真係越來越小, 真可惜
    [版主回覆09/19/2012 21:57:46]對呢! 好好的天然海灘都要填成人工沙灘, 政府的政策真係一流...大陸有錢佬魯連城用法律罅在大浪西灣剷了一大片樹林, 不去想法子補救, 還填平另一海灘.
    http://blog.yahoo.com/_UD77O4RPKZ5OBPM4MBKAX4DKBA/articles/544669

    回覆刪除
  4. 我讀書時朋友在三門仔有隻小摩打船,那時我們在大尾篤一帶海岸泊船垂釣,在海灣真的很多小生物,看來過多十年我們可以當童話故事向下一代講
    [版主回覆09/23/2012 22:00:29]無故改變海岸情況, 肯定會令一批海岸生物死亡或逃走, 加上填海的沙粒在海中飄揚, 或者要在工程完之後幾個月才能平復, 要令生物回歸又再要多幾個月甚至幾年, 肯定的是較粗生的生物才有可能較快回來生活, 一些罕見的物種可能從此消失.

    回覆刪除
  5. 悲哀... 為何香港會如此
    [版主回覆10/05/2012 13:13:47]我都不知道, 不過香港現在就是如此, 沒有引起關注或抗爭的地方, 就漸漸消失了都不知道.

    回覆刪除
  6. 寫得很用心。真的很無奈。今年竟然整個夏天都沒落過灘。
    [版主回覆10/18/2012 18:53:59]等靚仔好D再出發啦, 今日陳婉嫻話可能有轉機, 拭目以待.

    回覆刪除
  7. 以你去過的經驗幾多點去好?仲有潮退幾多先有嘢睇?你當日幾點去架?
    [版主回覆10/24/2012 23:53:26]其實妳應該查看天文台潮汐表, 因為要視乎月亮連行情況, 每天潮汐時間都有點不同, 妳決定了日子, 然後看看當日有沒有大退潮, 大退潮就比較多小動物出來, 而一般退潮都有野睇, 但要多少少運氣, 我當日是大約下午一時到三時左右.
    http://www.hko.gov.hk/tide/cstation_select.htm

    回覆刪除
  8. 大潮退即係退到幾多先算?1米?咩係月亮連行?
    [版主回覆10/25/2012 16:26:50]香港水位大約1.5米, 大約退至0.5米就是大潮退, 平時退到1米左右都OK, 至於潮汐就是月亮所引起的自然現象. 有興趣請看:
    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yl_ld/content/7-5/waterme.htm

    回覆刪除
  9. 前排同油地佛爺組人去大尾督燒嘢食,原來對面馬路就係龍尾,總算臨別波!!果晚熱到抽筋,大夥走去對住龍尾坐低吹風,飲嘢吹水,之後我有感而發諗起你有編龍尾,有嘢想講!!
    人地外國政府對大自然,古蹟十分出力,香港政府乜嘢都一意孤行,香港地細但都有好多沙灘啦,係咪咁大需要起,重要破懷生態去起!
    死要面,搵好多數據去prove啲生物可以識應新環境,但死唔肯聽民意!
    [版主回覆07/02/2013 10:03:59]我相信有時破壞大自然是無可避免, 但是無謂的破壞就不應鼓勵, 可惜現今政府只向利益看, 龍尾灣海水不適合游泳仍強行做沙灘, 各方都不討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