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

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2021年5月22日,香港首間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香港大學開幕,如果想參觀,需要事先預約,每節45分鐘,每節約8位參觀者,博物館會在星期三及星期六開放,免費參觀,有興趣可以在下面的博物館主頁查閱資料及網上預約,不過會大約每兩星期更新一次,提供未來半個月的開放日子及時間給市民預約。
生物多樣性博物館:生物多樣性博物館主頁

博物館地址在香港大學,網上有資料指示前往方法,所以我們依指示搭港鐵前往香港大學站前往。

先去A出口搭升降機到薄扶林道。

然後轉乘另一架升降機到黃克競樓。

從升降機一出來,便是黃克兢樓。

再經過左邊的行人天橋去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

在橋的入口有前往博物館的指示。

過橋後在科學大樓搭升降機去2樓,便到達生物多樣性博物館。

門口已經有一個大海龜殼標本。

1998年,標本庫搬到生物科學大樓,由於部分標本分散在各學科,香港大學的Benoit Guenard博士,於2014年開始著手將校內儲存的標本整理,雖然部分標本的年份或來源已經失傳,但估計第一批收藏品應該由1920年代的師生開始收集,再成為各個生物學科的研究或教學資料,加上後來收到捐贈,令收藏品數量相當豐富,但除了部分用作教學用途外,大多數收藏品都只是在標本庫內擺放,最後成立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提供給市民參觀,博物館內主要收藏了大量的動物標本。

由於每節只有幾位參觀者,所以由每次預約都很快爆滿,到今年一月我才第一次預約成功,可惜因為第五波疫情,博物館要關閉,無奈被迫取消,後來4月重新開放,雖然博物館給我安排了兩個時間優先申請,可惜因工作關係,兩日都無法參觀,結果到了10月才終於再次成功預約參觀。

博物館地方不大,但收藏品相當豐富,由無脊椎動物到有脊椎動物都有,亦有各式製作的標本,有浸製,有剝製,有骨頭,乾製等,有部分標本是香港本地採集,而在標籤上貼上紅色貼紙,表示是可以在香港本地找到的物種。

只有45分鐘參觀時間,開始的大約30分鐘是自由時間,可以自由參觀標本,地方雖然不大,但慢慢看標本,加上拍攝都要用了頗多時間,最後的15分鐘有職員介紹,及使用顯微鏡看昆蟲標本。

我當然要慢慢觀賞最喜歡的昆蟲標本。

生物演化由單細胞生物,進化成多細胞生物,再進化成各種動植物,無脊椎動物演化成有脊椎動物,一直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生物,漫長的生命進程,多采多姿的大自然,總令我著迷!

很多猴子頭骨,有些標本相當罕見。

各式海洋生物標本。

標籤上有紅點,代表香港都可以找到的物種。

有些標本是藥材,如海龍海馬之類。

鎚頭鯊。

到了顯微鏡時間,用兩個電子屏幕展覽及觀察昆蟲標本,比起我廿多年前用過的光學顯微鏡先進得多了。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都看得很清楚。

小朋友們相當有興趣。

顯微鏡下來分辨蝴蝶與蛾。

之後比較巨型螞蟻種與最小的蟻標本,這一種巨型蟻是獵鐮猛蟻,我在香港都拍攝過。
我放在隨意窩的舊網誌:獵鐮猛蟻

最少的蟻只在紙的尖端一粒,肉眼很難看得清楚。

最後再快速看一看便夠鐘離開了。

終於睇完,我們沿路回去搭港鐵離開,今次參觀相當忙,既想細心看又要拍攝,美中不足是參觀時間較短,無法詳細介紹生物多樣性對大自然的重要性,變成主要是參觀各種標本,不過都很適合小朋友來參觀,很多難得一見的生物標本,等了多次才安排到來參觀實在相當值得。


2 則留言: